云丘山是华夏农耕文明圣地,山间的田地里盛产五谷杂粮。长期以来,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不仅以五谷为食,还蒸成了样式众多的花馍。云丘山的花馍大致可分为三种:节气馍、红白事过事馍和日常食用馍。馍的用途大致分为敬奉天地、祭祀祖宗及鬼神、人际交往(如走亲访友、婚配等)和日常食用。
云丘山花馍历史悠久,自从羲和在在此观天测时制历法之后,极大地推动了农耕文明的发展,粮食成为人们的主要食物,并开始有了富余,就逐渐出现了各种馍馍。这些馍馍简称花馍,包含了人们敬畏天地,祈求神灵庇佑,祈盼如意婚配,子孙绵绵,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节气馍是乡宁云丘山延续几千年来农耕社会人们敬畏天地神灵,蒸馍祭献的传统习俗,制作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面馍。
乡宁县境内高山低谷、河流丘陵形成了诸多关隘,历史上不仅是军事要地,而且也曾是北方多民族聚居生活的地方,在历史上的多次战争后,统一的局面最终使乡宁县成为全国地方语种相对丰富的一个县。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现在,乡宁县虽然除了汉族以外鲜有其他少数民族,但是曾经的文化积淀和现代的高度文明却深深的影响着这一片土地,影响着深深植根于乡宁人民心中的结婚对联——乡宁婚联
乡宁婚联是喜联的一种,而喜联又是对联的一种。对联,俗称对子、楹联、楹帖,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子等建筑物件的联语,字数多少没有规定,对偶工整,平仄协调,是诗词形式的演变。相传始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公元934-965年在位)在寝门桃符板上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题桃符”。至宋时已推广用在楹柱上,后又普遍作为装饰及交际庆吊之用。作为对联的一种,婚联用于婚嫁礼仪,其内容主要是赞颂两人结合的完美、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以及对婚姻当事人的美好祝愿等,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
乡宁婚联的表现形式
乡宁婚联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着自己的表现形式,以求更多地寄托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情,在这个过程中,婚联从主房壁间门框两侧张贴开始,逐渐扩大张贴范围,有在客房门上贴的婚联,如“能诗能酒真名士,亦爽亦豪是英雄”、“共度佳期室温暖,同添喜气客风流”、“经济文章坐上客,风流人物酒中仙”等。有在大门上贴的婚联,如“一世良缘同地久,百年佳偶共天长”、“碰杯邀客开宏量,举箸筵宾表至诚”等。有在厨房上贴的,如“客有隆情来庆贺,厨无美味实怀惭”、“厨内精心调五味,堂前聚首会三亲”等。有在宴厅贴的婚联,如“几杯淡酒难称宴,一意留宾莫说归”、“陋室摆筵酬厚意,嘉宾上座叙欢情”等,另外,还有在头门、重门、侧门、祖台、后门等地方张贴的婚联。
婚联形制上的中和文化
婚联是专门贴在新房门上及两厢、厅堂、门台上的。婚联从外观上来看,门或柱左右各一条,并且相互对称,高低平齐,婚联的横批水平地张贴在门头上,并居于中间。我们不妨把我们居住的房子的“门”比作是一个“中”字,门的左右框、门额、门槛就如同“中”字的“囗”字框,而两扇门闭合后中间的“门缝”就如同“中”字中间的一竖。婚联就是以这一竖为中轴张贴的,横批与门槛平行,竖幅与门框平行,这符合中国人民四平八稳、左右逢源、天高地阔的心理愿景。走进这个门,门内喜气洋洋,其乐融融,上下协调,气氛和谐;跨出这个门,门外张灯结彩,鼓乐喧天,祝福如潮,社会和谐。当然,婚姻大事是人生大事,是事主全家经过相当时间的酝酿才决定办理的事情,作为一种认可和宣示,婚联的形制既是人们“喜怒哀乐之未发”的一种含蓄的体现,也是对人们“发而皆中节”的心情淋漓尽致的诠释。
乡宁的婚联在种类上可以分为许多类,以男女婚嫁分,可以分为男婚女嫁和女婚男嫁两类,女到男家的婚联很多,如“云汉桥成牛女渡,春台箫引凤凰飞”、“共结丝萝山海固,永偕琴瑟地天长”,不一而足。男到女家的婚联叫作切姓婚联,这个也有不少,如“出于两情男嫁女,只生一个女或男”、“梧桐滴翠欣闻引凤去,丹桂飘香喜见乘龙来”等等;以时间为序分,可以分为季节婚联、月令婚联、节日婚联和日序婚联等;另外还可以根据职业特点、宅第情况、婚礼规模等撰写出职业婚联、宅第婚联、集体婚联和姓氏婚联、复婚用联、续娶用联、老年婚联等联种。这些婚联,都集中表达了大家对结婚新人的恭贺、祝福和勉励,祝贺新人结婚这一人生乐事,场合特殊,形式隆重,意义深远。各类婚联无不传达着积极向上、欣欣向荣的信息,传达着和睦关爱、和谐相处的信息,传达着忍耐谦让、大度中庸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正是中和文化的含蓄体现。
云丘山地处吕梁山的南部,也处于姑射山的南部,从南面向北眺望,山脉横卧,峻岭突兀,势若天顶高榘。因而古人称之为“昆仑”。
云丘山是一座中华文化的宝库,儒释道三教济济一堂,走进了云丘山就如同走进了宗教的珍贵经卷。
道教古圣地
在云丘山各处散布着有两宫、两顶、三座门。两宫就是五龙宫、八宝宫;两顶是祖师顶、玉皇顶;三座门是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祖师顶和五龙宫供奉的是真武大帝,玉皇顶供奉的是玉皇大帝。这些古代宫殿无不喷发着道教。
云丘山当地素有“南武当,北云丘”之说,获得这一殊荣,和真武大帝关系至殷。武当山和云丘山相似,也有上古时真武得道升天的传说。云丘山以北国武当相称,除了真武大帝在此得道成仙,还有一个重要因素。这是因为,真武大帝是主管北方的神灵。尤其是宋代开国后,北方经常遭受契丹、辽国的骚扰攻击。为了提高防御入侵者的自信心,乃乞灵于北方大神玄武的护佑。位于吕梁山南端的云丘山,地势险要,因而便将真武大帝供奉于此,守土御敌。
北方名山很多,为何宋代皇帝能选中云丘山供奉真武大帝?因为云丘山的道教本来就很兴盛,宋代如此,先前如此,后来更是有过之无不及。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同门派。而云丘山正是全真教的丘处机的修行之地。而后他的嫡传弟子孙志坚、吕志忠更在此修炼成道。千百年来,在此修炼得道的不止一人,在云丘山的绝壁断崖上,到处有道士修炼的洞穴。而后,山中修炼的道士们更是倾力帮扶附近的百姓,一度出现了道民共生的和谐景象。时至今日,云丘山仍是方圆百里老百姓上香祈福的福地。
1200多年的中和节仅此独有
中和文化是中国人传统儒家思想的核心。《礼记•中庸》里面提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也”。可以说,在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中,中和是天地万物的最佳状态,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而追溯中和文化的源流,我们可看到其中蕴含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仰,以及“顺乎天道”的理念。
唐朝德宗李适在位时期,大臣李泌上书建议定每年二月初一命名为中和节,以祭祀芒神、太阳神,鼓励农耕。从贞元五年(789)开始,中和节正式成为重要节日确定下来。但是,唐朝兴盛一时的中和节到了后代逐渐萧条,最后与二月初二的“龙抬头”相混而淡出历史。
也许只有云丘山的百姓最了解“中和”的真意,1200多年来,云丘山把中和节传统完整保留下来。每年二月初一到十五,方圆百里数万百姓自发前往云丘山,朝山拜顶,期间山中各大道观庙宇香火鼎盛。人们祭天敬祖,叩拜开天辟地的伏羲女娲;人们开耕祭地,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人们大开山门,寓意开生育之门、子孙绵绵。
2011年05月23日,云丘山中和节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云丘山成为我国中和文化“中和节”的活化石。
每年农历二月十五,和在云丘山都会举办隆重的祭祀大典,祈求上苍的护佑、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云丘山自古以来就是周边百姓的祈福圣地,每逢中和节,方圆百里的百姓都会来云丘山烧香祈福,求来一年的福气、一年的幸福和平安。每年中和节在五龙宫、八宝宫,也都会为前来祈福的民众施予象征着”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之寓意的五福粥,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云丘山孕育了华夏民族,造就了人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的环境,也教化这里的人们达到中和的境界。顺乎天道致中和,万古流传在云丘。华夏子孙都应该来这里,或感受或追寻千年延承的“中和”之道!
来到云丘山景区,最值得观赏的要数世界罕见超大冰洞群。经过16年的探索开发,云丘山冰洞群于2018年底正式对外开放。
云丘山冰洞群是世界三大冰洞奇观之一,形成于三百万年以前,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规模最大的天然冰洞群。洞体四壁结冰,冰柱、冰笋、冰钟乳、冰石花以及其它冰晶景观结构分布整个空间,大大小小的冰凌晶莹剔透,在五彩灯光的映照下突显出梦幻般的景象,宛如童话世界,令人流连忘返。
云丘山峰岭叠翠,景色秀丽,素有“姑射最秀峰巅”、“河汾第一名胜”的美誉。崇山、险峰、奇石、飞瀑、沟堑、清泉、溪流应有尽有,拥有国内最大规模的自然冰洞群,和国内最大面积的天然红叶景观。《乡宁县志》这样描绘云丘山:春树葱茏,夏林苍翠、秋风丹染、冬松傲雪,四时山花吐香,常年流水潺潺。
云丘山生态环境极佳,森林覆盖率高达89%,负氧离子含量超过一级空气质量。云丘山的动植物品种多达2700多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二级保护植物翅果油树等珍稀物种的天堂,各类珍稀古树、药材遍布山中,是难得的自然基因宝库。
云丘山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地处吕梁山与汾渭地堑交汇处,总面积210平方公里,主开发景区面积为35平方公里,最高峰玉皇顶海拔1629米。云丘山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和文化遗产,是晋南地区少有的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度假养生、民俗体验、文化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景区。
晋南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云丘山是中国乡土文化地理标志。云丘山完整保存有11座千年古村落,是罕见的晋南窑洞建筑古村镇群落。目前已开发运营的是塔尔坡古村和康家坪古村。其中塔尔坡(原名“榻耳坡”)古村有2500多年的历史,因老子李耳曾下榻于此而得名,凭借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入选《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当地村民至今还延承着先民的生殖崇拜、婚育、社祭、祈福等乡土文化习俗,始于唐代的‘中和节’更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续至今。云丘山作为传统的祈福圣地,每逢中和节,方圆百里的百姓都会来云丘山烧香祈福,求来一年的福气、一年的幸福和平安。
而建于明清时期、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康家坪古村,则改造成为富有浓郁晋南特色的窑洞主题民宿,并与来自台湾的大隐建筑规划设计团队合作,将“以生活为本”的理念贯彻到民宿的整体设计之中,令原有的窑洞重新赋予了新的生命。
玉皇顶位于云丘山最高峰巅,海拔1629米。玉皇顶建筑是一座重檐十字歇山顶的阁楼,始建于宋元时期,建筑为三叠式,一层为道士居所,二层为星斗殿和无梁殿,三层为玉皇阁,四周有汉白玉围栏,阁内供奉的是玉皇大帝,日月神。
道教认为玉皇大帝是诸天之帝、圣尊之主,三界万神的最高神,拥有最大的神权,统领天、地、人三界,管理万物的兴衰,人的吉凶祸福。
站在玉皇顶上,居高临下,白云在脚下飞度,山风掀动衣袂,极目远眺,旭日东升,霞光万道,真乃天界也。
神仙峪,古树林立,泉水清澈,风景秀丽,犹如仙境。
传说真武大帝(即大禹的父亲鲧)因治水失败,被尧王贬为庶民后,寻找修炼之地时,曾在此停留老子下榻塔尔坡时也在此地游玩;全真教长春真人丘处机也在此短暂居住,人们为了纪念这三位神仙,便把此地取名神仙峪。
伏羲岭位于姑射山脉最南端的马首山,海拔1363米。从中和广场向东45度仰望,对面的山岭,那轮廓,像一个背依大山、仰面观天的男子形象,因为上古时期伏羲在马首山往下滚动磨盘,最终与女娲成亲,所以,人们称其为伏羲岭。
由塔尔坡而出,向下走便是一号索道下站。一号索道全长462.4米,落差164.9米,共51个车箱,6个支架,单程9分钟。到达上站,往上爬约二十分钟可到一天门。由下站口向东看,可以看到正对面的山峰上有一个突出的山头,是一个巨大的人头像形体,从额头到眼睛到鼻子到脖子,特别是下面最突出的地方,就是男性喉结的位置。整个轮廓像一个背依大山,仰面朝天的男子形象,他就是伏羲,而这个山体称为“伏羲岭”。伏羲是中华儿女的先祖。当时大地处于洪荒混沌之中,只有伏羲和女娲兄妹俩个。然而,兄妹俩能够结婚吗?于是兄妹二人站在两个山头上,分别燃起一堆柴火,各滚动一扇磨盘,祷告上苍:若同意兄妹婚配,让烟盘结合。结果,天上的两柱烟和山沟的两扇磨盘竟然奇迹般的结合在一起,他们明白了老天爷的意思了,就结成了夫妻,于是大地上才有了这生生不息的人类。“天作之合”成语的典故,就出于此。传说,最早的人是由伏羲和女娲用土捏成并赋以生命,后因实在有限,就把繁衍生命的知识传给了人们。
经过16年的探索开发,云丘山冰洞群作为世界罕见的超大冰洞群在2019年春节期间正式对游人开放。
云丘山冰洞群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期,是距今已有300多万年历史的天然群体性冰洞。整个冰洞群由11个洞腔组成,其规模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极为罕见的自然景象,被称为世界三大冰洞奇观之一。
洞穴总长100多米,最宽处有12米,最高有15米,洞内四壁结冰,一步一景。冰柱、冰笋、冰钟乳、冰石花分布整个空间,大大小小的冰凌晶莹剔透,在五彩灯光的映照下显出梦幻般的景象,犹如龙宫御舍。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诗才教授说道:“从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来看,云丘山冰洞群是最大的一个冰洞群,365天全年有冰。以冰洞和非冰洞的比列大概是一万多个普通洞穴才可能出现一个冰洞,所以这是非常难得罕见的世界奇景。”